您好!欢迎访问云南省急救中心官网!

异物卡住喉咙怎么办

作者:云南省急救中心

来源:云南省急救中心

发布日期:2013-06-06

浏览量:16323

分享:

 

       呼吸道被异物阻塞,也就是异物卡住喉咙,也叫哽塞。常见呼吸道异物有糖果、话梅、花生仁、药片、纽扣等,也可见内生异物,如:干酪性物质、脱落肿瘤、死骨、脱落的牙齿等。 因为哽塞造成了空气中的氧气不能到达肺,若不能快速救治,大脑就会缺氧,短时间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,这种事故常见于老年人和婴幼儿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引起异物哽塞的常见原因有:1.饮食不慎:因进食急促、过快,尤其在进食大块、咀嚼不全的食物时,若同时大笑或说话,很容易使一些肉块、鱼团、菜梗等滑入呼吸道。2.酗酒:大量饮酒时,体内酒精浓度升高,使咽喉部肌肉松弛而吞咽失灵,食物团块极易滑入呼吸道。3.个别老年人因咳嗽、吞咽功能差,或不慎将假牙或牙托误入呼吸道。4.婴幼儿常有嬉闹和口含食物的习惯,一旦嬉笑或啼哭时,易将口腔中的物品吸入呼吸道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异物阻塞呼吸道时,病人出现一种特有的“窒息痛苦样表情”,即病人表情十分痛苦、窘迫,用拇指、示(食)指掐住自己的颈部,以示痛苦和求救。

(窒息痛苦样表情)

 

  

呼吸道异物阻塞的现场急救可分为自救和互救:

一、成人自救术

1、咳嗽:自主咳嗽所产生的气流压力比人工咳嗽高4~8倍,只要气体交换良好,应鼓励病人自己呼吸和咳嗽。

2、腹部冲击法:病人一拳置于自己上腹部,脐上远离剑突处;另一手紧握该拳,用力向后,向上作4~6次快速连续冲击。

3、上腹倾压椅背:病人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椅背、桌角、铁杆和其他硬物上,连续向内向上冲击6-10次,以造成人工咳嗽,驱除呼吸道异物。

 

(上腹倾压椅背)

 

二、成人互救术:

1.拍背:

     对神志尚清的病人可取立位,患者头部保持在胸部水平或低于胸部水平位置,施救者站在或跪在患者身后成弓箭步,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或单腿跪地,将跪地的膝关节置于患者双脚间, 左手手臂环绕其腰部右手置病人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~8次连续拍击,拍击时应快而有力。

(立位拍背法)

 

2.海姆立克急救法(海氏急救法)

急救者应于病人身后,用双臂环抱其腰部。一手握拳以拇指侧顶住腹部,位于腹中线脐上远离剑突处,另一手抱住该拳,并以突然快速向内、向上冲压68次,以此增加胸腔内压驱出异物。

若单纯拍背或腹部冲击不能将异物排出,可6~8次拍背和腹部冲击交替进行,直至异物排出或伤者没有反应。

(立位腹部冲击法)

 

3、手指清除异物:对已能见到异物,施救者用一手拇指和其余四指提起病人下颌,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,另一手手指勾出或夹出其呼吸道的异物。注意动作切勿过猛或粗莽,以免反将异物推入呼吸道深处。

三、婴幼儿哽塞现场急救(背部叩击+胸部冲击)

1.背部叩击

施救者弓剑步或坐下,将婴儿放在膝盖上,脸向下,呈俯卧位骑跨在施救者的前臂,并将前臂放在大腿上,使婴儿头部略低于胸部,拇指和四指分开,固定婴儿头部和下颌角,注意勿盖住婴儿的口鼻和喉部软组织。用一手掌根部在婴儿肩胛间向前向下用力拍背5次。

(婴幼儿哽塞拍背法)

2.胸部冲击

将一只手放在婴儿背部,并用手掌托住婴儿枕部,将婴儿挟在两臂之间,小心托住婴儿的头部和颈部,同时将婴儿全身翻转过来,使其脸朝上呈仰卧位,将固定头枕部的前臂置大腿上,保持头低脚高。以指和中指或中指和无名指在两乳连线下一横指的部位,以每秒1次的速率快速按压5次。

(婴幼儿哽塞胸部按压法)

      如果单纯5次拍背或胸部冲击不能将异物排出,可重复5次拍背、5次胸部冲击,直到异物清除或婴儿变得无反应。

    在哽塞处理过程中出现意识丧失,心跳呼吸骤停,立即进心肺复苏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 预防措施:⑴老年人进食时,应细嚼慢咽,少食多餐,有假牙者将假牙良好固定,宜进食易消化的食物。⑵多人会餐时,避免在笑、唱时进食或过度饮酒。⑶小孩进食时,不要逗笑或打骂,也不要给孩子玩过小的玩具。

 

 

急救网络

急救培训

非急救转运

订阅号

服务号

0871-68353860

联系电话

0871-68353860

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开发区科光路16号

订阅号

服务号

Copyright © 云南省急救中心版权所有

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!